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候选人——王彦伟

发布日期:2023-05-31 点击数: 作者:



王彦伟,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培养人选。2000-2010年在山东大学完成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期间完成师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全球治理与文化治理、国际中文教育政策、国际中文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王彦伟教授事迹介绍


画思政教育与师资教育最大同心圆

为提高我国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加快中文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中文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办于2007年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并提升为博士专业),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山东大学是首批 24 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之一,并为培养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人才,同期设立语言与文化传播博士专业。

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王彦伟始终把师德师风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把思政教育和师资教育相结合,落实在学生的学业指导、论文指导和职业发展中,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在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语言文化教育在建构多元文化社会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二是因材施教定向培养,形成“引导、入门、提高、递延”长通道,向在学前后拉长培养周期,按照学生背景、兴趣和职业规划定向培育研究型中文/语文教师;三是建设符合人文社会学科特点的“项目、会议、培训、实践”人才培养平台,学生完成“4个一”即一个科研项目、一次学术会议、一期方法培训、一年专业实践。

                                 

目前,已就业学生全部实现在南京、深圳等地教师岗位工作,在学校的各类培训、比赛中被评选为优秀或荣获一批教学奖项,展现出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反思型教学教研能力。

以国际科研合作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

在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方面,人文社科有其自身特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其自身基础。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服务海外需求、学生来源国别多元、培养类别多样等方面的特点,王彦伟逐步培育“师生、生生、中外、团队”科研合作共同体,在区域国别中文教育、海内外中文教师职业发展、职前教师教育等领域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以周边国家为主要关注方向、以教师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任务小组为主要分工方式的研究架构,0 与海外以及中国澳门等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所指导的研究生团队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团队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研究团队在孔子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面不断凝练特色,相关研究得到海内外专家的关注,北京大学、澳门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等高校的教授陆续发出约稿或合作研究的邀请,华南理工大学的安然教授将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内首个孔子学院研究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进行了委托研究。鉴于此,王彦伟积极发挥研究生团队的作用,实现“边研究、边学习、边提高”的进阶式培养过程,师生合作在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20212022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等中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好知华国际青年人才

培养海外本土中文教师、青年汉学家等知华国际青年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顺应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国际教育学院在合作国别区域、项目类型层次等各方面优化布局、丰富内涵、创新形式,疫情期间语言文化教育项目敏捷转型、运行平稳,美国青年学生大学中文先修课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本土师资学位专项等新项目陆续启动实施。其中,本土师资培养是国际中文教育优先发展方向,也是中国政府发挥母语国优势支持各国的重要举措。王彦伟所指导的外籍研究生都来自尼日利亚、加纳、蒙古国、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面向研究生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在课堂也在课下,不仅讲专业还要讲中国,不仅在其求学期间,更是贯穿到其后续的学业职业发展中。

  所培养的尼日利亚籍硕士李明诚(Uzodinma Chinenye Gerlof)是知华国际青年的典型代表。他在入学后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表达了未来担任外交官的愿望。根据专业方向以及学生兴趣,王彦伟将其研究方向特别是论文选题确定为《非洲孔子学院发挥公共外交功能的比较研究》。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李明诚综合考虑后希望能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工作或求学深造。在此后为期半年的时间里,王彦伟一边帮助其做好毕业论文,一边联系学校联系导师、考试辅导和面试模拟,最终李明诚获得“孔子新汉学博士”奖学金并继续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并作为国际友人持续活跃在学术和其他交流活动中,接受多家媒体专访,逐步展现出致力于中非友好、中尼友好的愿望、行动和潜力。

                                             尼日利亚籍研究生李明诚受邀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青年汉学家专场学术活动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深化国际理解、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具有世界情怀、国际视野和跨语言、跨文化能力的全球公民,是全世界语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中国在当今世界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地面向国际社会被言说、被诠释、被理解,国际中文教育任重道远。怀揣对世界、对国家、对教育和对学生的赤诚之心,这是王彦伟对学生在教育者成长道路上的谆谆教诲,更是其本人孜孜以求的工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