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克俊作客第十六期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海岱讲坛”,作“大模型时代下数字创新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教师朱新林副教授主持,国际教育学院、教育高等研究院、本科生院及山大附中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克俊首先围绕大模型时代下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革新赋能这一话题展开讲座,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的丰富鲜活案例呈现大模型时代下理想的高校“课赛创”融通模式,指出AI既是获取信息的工具,更是拓展智识的朋友和伙伴。随后,张克俊从大模型对人类获取信息在认知、范式、生态三方面的改变切入,指出大模型时代下高校教育中数据即知识,知识由单向传递转向众创共享,人机协作工作范式成为普遍,师生角色与教学生态转变等颠覆性新变,分享了有核无边的课程改革、项目式探究式教学与基于学情诊断的个性化学习等教学改革措施与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他又针对国际教育学院专业特色分享了大模型下的外语学习平台技术变革。最后,他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提出反思问题,总结引出大模型时代的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应从人机合作向人“人”合作转变,期待大模型与教育的结合向更高效、精准、优质的方向提质发展,使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在互动环节,张克俊与在场师生就大模型时代下学术规范引导、多模态大模型建设以及大模型时代下高校教育学生培养的理想样态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张克俊补充道,在知识增长速度与消化模式的革命性转变下,高校教育应当更为关注认知模式转变、数据思维培养与眼界格局提升。
此次讲座既是国际中文教育系党支部“党建+”沙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系支部与文化体验中心党支部的联建共建活动之一。在讲座尾声,朱新林代表全体师生对张克俊教授的倾情分享表示感谢,希望通过这种党建引领学术讲座的方式,助力大家就大模型时代下教育发展问题做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通探索。
文:徐文玉 图:温倩楠 审核:矫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