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中国留学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徐青森,伊朗科学研究技术部副部长兼大学生事务组织主席哈比巴·赛伊德,新加披驻华大使陈海泉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事务部部长徐希锋率团出席此次论坛,院长马晓乐受邀参加并在“留学与游学的意义、经验、成果与创新”分论坛上做专题研讨。

在专题研讨环节,马晓乐作为中方高校代表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特色,重点介绍了山东大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情况,以及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研发实施国际化课程群的经验。马晓乐表示,来华留学生“在地化”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感知理解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包括博物馆、科技企业、实验室、社区等多元化的场景拓展了其学习空间,助力实现情境学习、泛在学习、默会学习和理论学习的统一,提升了教学成效、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上,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正式发布了“游学中国”国际化课程,共有17所高校的25门课程入库,其中山东大学的5门课程《一木越千年——中国传统木作与工匠精神》、《创新在齐鲁:文化、科技与生活》、《在山东考古——中华文明探源》、《绿动中国——环境保护与未来科技》、《典籍里的中国——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入围,入选课程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2025中国留学论坛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以促进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使命,成为连接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重要平台。来自驻华使馆、使团负责人和代表、海外高校及机构、国内高校、省厅、兄弟单位或专业机构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来自30多个国家200多所院校及机构、企业以及媒体等近千名代表出席论坛,共商国际教育合作新未来。本届论坛以 “质量、信任、安全: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三大留学教育核心要素,国绕全球跨境流动、留学服务体系、留学质量评价、留学与安全、留学与就业、留学中国与世界、留学与考试等多个话题,邀请国内外同行,分享教育治理经验,凝聚各方共识,解决共同问题,参与全球治理,夯实合作基础。
作者:王金妮 审核:孔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