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新时期来华留学医学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山东大学联合承办,全国66所高校的近120名医学中文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出席研讨会,围绕医学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展开学术交流与讨论。
本次研讨会设置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大会总结四个阶段。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杨晓玲,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汉考国际总经理助理、研发总监李亚男,国际医学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单彬在开幕式上致辞。
![](/__local/1/0B/2F/52CEF8CBE7A609FAA0141BBC864_2B89DC64_6DEDA.jpg)
赵杨和中国人民大学李泉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以《中国的语言标准与世界的语言标准——专业用途中文标准的引领性与普适性》和《医学中文教学的前景与教学原则和方法之建议》为题做主旨报告。在专题研讨阶段,李亚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牛长伟、山东大学校潇深度探讨了医学中文测试标准与教材理念;围绕新时期医学中文学术共同体构建与资源建设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骆琳、山东大学王尧美和朱瑞蕾、福建医科大学刘婷雁表达了观点;山东中医药大学金一兰、天津中医药大学薄彤深入阐述了中医汉语教学实践与发展路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中文评估测试、教材编写、教学模式与实践等问题开展互动交流。
![](/__local/2/B9/52/EA21571928166BF34D9312430F8_899D5784_63BFC.jpg)
![](/__local/8/80/4C/1E6556960C405A3A6B14F148E0C_0FCA6768_5C605.jpg)
![](/__local/D/6D/6C/1BBBF0478EAB1145941580854DC_0EA7359A_60CD2.jpg)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课程与教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北京语言大学教材研究院院长郭风岚作大会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有助于打造医学中文教育学术共同体,对推动来华留学生医学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故事”意义重大。
![](/__local/B/66/4C/645A7F9CBE3F1FE3E93E501C7C5_36996ADF_130C77.png)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杜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陈维昌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专题研讨。山东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孔梓,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邹永新参加开幕式。
![](/__local/8/DA/F5/A241531F43EF4D53FF61642CE09_954A3BEA_7D00B6.jpg)
医学中文教育教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是新时期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的成效之一;“中文+医学”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文医交叉融合的体现之一,彰显了中文对国际学生专业学习和跨文化融入的托举作用,是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山东大学作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将依托双一流综合性大学优势,持续为服务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分众化、精准化的教育公共品做出有益探索。
![](/__local/4/47/79/2725AE7095B42E378EFC4525D6B_A8F0FAAF_64E3E.jpg)
文:刘威童 图:李静、李浩然、朱美润、覃裕婷 审核:杜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