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7月14日,唐仲英基金会2023暑期山东大学“喻德于艺”赋能课程顺利开展,来自全国12个爱心奖学金地区的65位学员参加了此次研修。
7月10日,唐仲英基金会2023暑期山东大学“喻德于艺”赋能课程在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举行开班仪式。
唐仲英基金会项目总监朱莉,山东大学服务山东办公室主任、合作发展部部长吕明新,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执行主任马晓乐,唐仲英基金会工作人员以及体验基地的老师们和来自全国12个唐仲英爱心奖学金地区65位学员一同出席。马晓乐主持开班仪式。吕明新和朱莉共同为喻德于艺印章开印。
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在学校合作发展部和唐仲英基金会的统筹指导下,为更好地支持唐仲英基金会爱心奖学金地区的老师们去感受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和价值,以期通过课程影响各地基础教育一线领导,在理念与实践上实现基础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探索,打造了此次唐仲英基金会2023暑期山东大学“喻德于艺”赋能课程。
“喻德于艺”取自《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本期赋能课程为期一周,课程设置重视将“立德树人”之师德与传统文化之“雅艺”结合,通过动手体验雅艺挖掘其中文化之深意,重视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活中的呈现,希望从理念、到实践上引导学员们在基础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两创”探索。
其中,专题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分享《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故事的讲法》,邀请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为学员们作《黾勉敬事 玉汝于成——做时代呼唤的专家型思政工作者》交流报告。学员们在基地教师团队的组织引导下研习了“中华文化全景体验”“茶烟梧月——中国茶文化”“花中意象——中式插花”“金丝珐琅——景泰蓝工艺”“中式雅生活”等课程,考察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等具有山大特色的高精尖研究和实践教育成果,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
赋能课程汇报以workshop形式开展。学员们根据来源地组建学习小组,依次做了“薪火相传”朗诵,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水调歌头》、礼仪之邦、国学小剧场,方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等展示,唐仲英基金会指导老师于莲洁和沈永锡做了精彩点评,认为此次赋能课程为大家提供了更多交流机会,汇报形式新颖,感情真挚,深化了研修成果,将地域特色、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意义深远。
7月14日下午,“喻德于艺”赋能课程结业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举行。唐仲英基金会项目主管于勤,山东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教育基金会理事、创新转化学科创始人王飞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王飞代表山东大学向唐仲英基金会赠送了徐超教授创作的“喻德于艺”书法作品。来自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初级中学副校长闻健作为学员代表分享了本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干事、2022级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得者于晓涵代表志愿者团队发言,于勤向志愿者们赠送了参训学员的爱心留言册。
至此,CTF2023暑期山东大学“喻德于艺”赋能课程圆满结束。课程以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致力于实现高校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联动互动,实现优质资源的互系与互惠,引导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的实践路径,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体验式传统文化课程提供模式与借鉴。只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当代学生言谈举止和行为实践中的自然表达,才能成为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人文基础。
文:李依江 图:苏雯琳 裴银璐 审核: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