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举办第九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发布日期:2022-07-05 点击数: 作者:


7月2日至3日,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第九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届夏令营通过线上平台举行,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101所高校的156名本科生相聚云端,参加专题讲座、文化体验等丰富的夏令营活动。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徐希锋、院长马晓乐、党委副书记王璐璐、副院长杜文倩、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朱瑞蕾、研究生秘书于佳林、研究生辅导员马艳妮等学院相关领导和老师参与活动。

   

马晓乐为夏令营开营仪式致辞,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和学科建设情况,她表示国际教育学院秉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学院每一位学生都会被看见、被关爱、被塑造,学院通过“进平台、进项目、进课题”和“实习、实践、实验”三进三实,着重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汉语素养与汉语教学能力、人文素养与文化传播能力、信息素养与数字教学能力,她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迫切需求有能力、有智慧、有担当的年轻力量的加入,希望营员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月3日全天,学院为营员们精心准备了两场学术讲座,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兰加拉学院亚洲研究系程龙教授,以“我们能从历史上的中外合作中学到什么?——从跨文化交际到文化传播”为题,从微观历史角度,结合翔实史料真迹,主要分析了“全球化时代是否结束?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时代任务?”“怎样讲好中外合作中的中国故事?”“推动中外合作需要哪些技能?”三个问题。他指出,当今全球化充满挑战,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在传授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合作、建立中外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友谊、继续推动全球化过程。他认为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需要具备双语能力、得体社交等多项技能,才能更好推动中外在沟通中合作。程龙教授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学思历程、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让同学们受益颇多。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校友、韩国朝鲜大学东亚语言文化学系专任教授晁亚若以“文化传承传播与交流互鉴——一个汉教人的光阴故事”为题,从知识传承、知识传播、交流互鉴、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向营员们生动展示了身为汉教人求学与任教经历,她鼓励营员珍惜求学时光,充实自我,积极参加汉教实践,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之中。讲座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国际中文教师的生活与教学,更加明晰自身发展方向,在互动环节,晁亚若对同学关于在韩教学与生活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的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7月3日下午,杜文倩作客“学在山大”交流会,她以“山迎天下,大有可为”为题,从“走进山大”到“走进国教”,对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就营员们关心的师资力量、招生情况、培养特色、实习平台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说明,交流会还邀请了硕士一年级的宋玉硕同学和张艺潇同学分享了在山大的求学和生活体验。随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张惠玲老师带领营员们进行了一场云端之旅,对基地的设计理念、应用实践和体验项目等进行了详实介绍。营员们跟随镜头“云游”基地,参与了一系列沉浸式文化学习和体验式文化传播活动:在欣赏华美的汉服的同时感悟悠久的历史和底蕴,在孔子像前学习庄重的拜师礼,聆听悠扬的传统乐器,观摩源远流长的碑拓技艺,欣赏精美的创意剪纸作品,领会茶文化的精妙雅致,体悟瓦当纹样传递的吉祥与祝福。营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闭营仪式上,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徐希锋宣布第九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结束,希望营员们能够在两天的活动中有所得,期待明年九月能够与同学们在国际教育学院相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邓淼、山东师范大学的李悦、江苏师范大学的王馨冉、东北财经大学的杨志刚作为营员代表发言,他们表示通过本次夏令营,更加坚定了未来求学山大的决心,用知识与技能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乘时代之春风,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最后党委副书记王璐璐寄语全体营员“可否与我勇往,自你站立的地方,可否与我前行,去你所愿的远方”,祝愿这一年的时光所有营员不留遗憾。

本次夏令营是学院连续举办的第九届夏令营,通过海内外专家学者讲座、“学在山大”交流会、沉浸式云游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等多样化学习交流活动的设计安排,旨在吸引优秀学子走近山大,走近国教,为中国语言与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本次夏令营也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推广,吸引众多优秀学子心向往之,守传承的初心、担传播的使命,行交流互鉴之路,与山大共赴未来光明坦途。